网上炒股开户 万达3000亿债压顶!万科“换帅”求生,房地产普通人该避哪些坑?

万达限高、万科换帅网上炒股开户,其实这些看似离咱们很远的大事件,本质上就像咱们普通人过日子遇到的坎,只不过人家的“坎”规模大了点,道理却是相通的。
首先得说,现在不管是房企还是地方政府,都在玩一场难度不低的“经济闯关游戏”,咱们普通人玩游戏,无非是缺金币、没装备、过不了BOSS关。
这些大企业和地方政府,说白了也是卡在“钱”上,要么是欠的债还不上,要么是赚的钱跟不上花的速度,本质都是闯关遇到了瓶颈。
先看房企这两位主角,万达和万科,简直是两种不同的闯关姿势,王健林当年喊“先定一个小目标”的时候,谁能想到他后来会因为1.86亿元债务被限高?
虽然72小时就解除了,但这事儿就像游戏里的“警报提示”,告诉大家万达的血条已经不厚了,截至今年9月末,万达被执行总金额超52亿,股权冻结94亿,总负债逼近3000亿,这可不是小数目。
展开剩余88%万达的闯关坑,其实早就在2016年挖下了,当年从港股退市时签的对赌协议,就像游戏里的“隐藏陷阱”,约定2023年底前没登陆A股,就得拿800多亿回购股份。
结果珠海万达商管四次冲击IPO都没成功,陷阱被触发,永辉、苏宁、融创这些机构全来追债,王健林只能赶紧“卖装备保命”,三年内卖了80多座万达广场,还把48座打包折价卖给太盟、腾讯、京东。
说实话,万达能活到现在,全靠“识时务”,它没像恒大那样抱着“大到不能倒”的幻想等着救援,而是主动断臂求生,靠卖资产守住了现金流,相当于闯关时及时嗑了血包。
反观万科,闯关姿势就被动多了,辛杰去年6月接替郁亮救场,才9个月就辞职了,他在任时给万科借了9次钱,总共近260亿,利率低到2.34%,可这点钱在万科的债务窟窿面前,就像往大火里泼了一杯水。
截至2025年6月末,万科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1518亿,货币资金却只有740亿,缺口超885亿。
今年上半年更惨,销售金额同比降45.7%,净亏损119.5亿,有息负债超3600亿,赚钱的速度根本赶不上花钱的速度。
大股东深铁也跟着遭罪,去年投资万科亏了334.61亿,把前5年的利润全亏光了,现在就是父子俩绑在一起渡劫,谁也没法独善其身。
其实房企的难关,说到底和地方政府的“钱袋子”是绑在一起的,咱们普通人过日子靠工资,地方政府过日子很多靠卖地,大部分地区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超50%,有些地方甚至超过70%,房企是买地的主力军,它们没钱拿地了,地方政府的收入自然就断了。
全国土地出让收入从2021年的8.7万亿降到2024年的4.87万亿,今年前8个月才19263亿,同比还降了4.7%,而2021年同期是4.71万亿,这下滑幅度太明显了。
收入一少,地方政府就捉襟见肘了:贵阳地铁没钱修了,昆明部分公交停了,鹤岗财政重整了,天津地铁规模缩水了,还有不少地方的公务员、老师工资都发不及时,这些年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过类似的消息。
现在全国国债存量大概35万亿元,地方债加国债占GDP的比重接近70%,已经超过了50%的国际警戒线,这还没算那些没法统计的隐性债务。
中央也在想办法帮地方“闯关”,推出了三种化债方案:一是债务置换,把高利息、短期的债换成低利息、长期的,相当于给债务“续命”。
二是让银行、资产管理公司这些金融机构参与,要么重组债务,要么把债变成股份;三是让地方在中央定的规则里自己想办法,但得放弃一部分财政自主权。
从目前的情况看,化债确实有效果。隐性债务从2023年末的14.3万亿降到2024年末的10.5万亿,今年底预计能压到6.5-7万亿,全国超100个市县已经把隐性债还清了,吉林58个县市区清零比例达82.9%,内蒙古、宁夏也退出了高风险名单。
利息成本也降了不少,从以前的6%-8%降到2.5%-3.5%,全国每年能省4500多亿利息,债务期限也拉长到10年以上,地方政府短期的还款压力小了很多。
但闯关过程中也出了不少乱子。有些地方为了蒙混过关,让国企先垫钱,找公益组织借钱,偷偷又背上了59亿元的隐性债。
还有15家城投平台干脆向个人、慈善机构伸手,凑了1.5亿元,更离谱的是,有的地方把城投公司注销或改名,账面上看起来债务没了,实际上一分钱都没还,上面拨的化债钱也没用来还债,反手就拿去搞别的项目了。
还有些欠发达地区,比如贵州、云南,虽然拿到了超千亿的化债额度,但架不住债务基数太大,还是捉襟见肘。
专项债挪用的问题也挺严重,审计报告说9个省有1325.97亿元的问题金额,92个地区挤占挪用了651.8亿元,还有13个省挪用了406.26亿元的养老基金来还债,16个省175个县截留了41.64亿元的惠农补贴化债,这些操作确实有点说不过去。
基层政府的日子更不好过,“三保”(保工资、保运转、保民生)已经花掉了地方一半的钱,再加上必须花的刚性支出,每10块钱就有8块被提前锁死了。
贵州这些穷省实在挤不出钱,只能把教育和医疗预算再砍2.3%,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更夸张,100块财政支出里,53块先用来发“三保”工资,还债基本靠借新还旧,相当于拆东墙补西墙。
其实这轮化债,根本不是简单的“帮地方还债”,而是借着这个机会重新划分经济权力,中央通过控制债务审批和额度,加强了对地方的统筹;银行被迫让利,成了“第二财政”。
经济强省越来越强,高债务省份则失去了不少举债发展的空间,地方国企也分成了三六九等,优质资产越来越集中,差的资产只能被淘汰。
放到国际上看,中美现在就像在玩两场不同的“债务游戏”,美国的35万亿国债,靠加息让全世界为它买单,本质是收“美元税”。
中国的地方债裹着水泥壳子,以前靠卖地续命,现在土地财政不行了,只能靠化债拆雷,两边玩的都是借新还旧的击鼓传花,谁先让自家的债主不闹了,谁就能腾出手来做别的事。
可能有人会觉得债务是个坏东西,其实不然。债务本身没对错,关键看怎么用,那些年地方政府借钱搞建设,修了路、建了桥、盖了学校,培育了新能源、光伏这些产业,确实让咱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,国家实力也越来越强。
但后来有些债务用得不对,房企盲目拿地,地方过度依赖卖地,最后才出了问题。
对咱们普通人来说,不用太纠结那些宏大的经济逻辑,重点是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,买房别再抱着“闭眼就能升值”的想法了,要选那些产业扎实、财政健康的城市,优先考虑现金流稳定的开发商,别踩烂尾的坑。
找工作尽量避开那些财政压力大的地区,多关注实体制造业、新兴产业这些靠谱的领域,投资别贪多求快,远离那些看着就不靠谱的项目,稳稳当当才是赢。
说到底,不管是房企、地方政府还是咱们普通人,过日子就像闯关,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坎,债务困局就是当前最大的一道坎,跨过去需要时间和耐心。
对我们来说,与其焦虑担心网上炒股开户,不如踏踏实实地提升自己的“闯关能力”,理性消费、稳健投资、保持学习,不管经济形势怎么变,都能有应对的底气。
发布于:山东省捷希源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


